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

我们常说,写论文要叙述和讨论,要引用引文,避免主观讨论。 但不少作者在写到最后提出质疑:“我引用了这么多,投稿后期刊编辑要求我删除该文档。”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写论文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引用? 什么时候不能报价?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简单啊!写常识的时候不需要引用,提出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就得引用。”

这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有些作者根本无法区分什么是“常识”,什么不是。 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张三可能会认为是“常识”,但李四却不认为是“常识”。 此外,“别人的看法”和“常识”也可能有重叠。 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原理连小孩子都知道,被认为是“常识”。 但我们自己发现了这个想法吗? 不,我们是通过书本或其他渠道学到的。 按照之前的说法——“别人的意见必须引用”。 当我们真正用引号来表达“地球绕着太阳转”时,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没有必要。

因此,一个观点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是否是常识,都不是判断一篇论文是否使用引用的直接标准。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针对核心期刊上已发表的推测性论文、定性论文、定量论文,我们总结了五种文献引用情况供大家参考。

1、向前人致敬

“致敬前人”,就是说写论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出于对前人的尊重和肯定,我们有必要在论文中以原文引用的形式向他们致敬。 。 尽管前人在特定领域所做的一些学术探索和成果可能已经成为学科内的常识或共识,但这些知识作为一种技术规范或“铺路石”,应该为后人所用,以便文献引用方法不断传承,其在学术层面的崇高地位不断确立。 利用引用“致敬前人”的典型方式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以及论文中的其他来源信息。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1)

以上文字来自思辨论文《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与矫正——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围绕“福利依赖”进行了文献综述,提出了四个概念,并对每个概念进行了引用。 这些引文对应于文件①至⑧。 下图展示了这些文档的具体来源。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2)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文献都比较古老,其中一些文献观点可能大家都很熟悉。 然而,本文仍然坚持引用它们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文献综述中,因为这些引文属于该领域的代表。 性观点。 在文献综述中使用这些引文来体现相应文献的出处,实际上是对前人的致敬。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3)

以上文字来自另一篇思辨论文——《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困境与游戏化策略》,这篇论文是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此处引用该论文。 这些信息都是事实,并且在文章中不使用引用或提供来源似乎也可以。 不过,论文作者之所以坚持使用引用并提供文献来源,是因为这是最早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类教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用提供信息来源,实际上是对上述教学行为的历史地位的确认和承认,也是对前人的致敬。

与思辨性论文相比,定性定量论文通过引用来“致敬前人”,这一点突出体现在论文的研究方法、变量选择等部分。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4)

以上文字摘自定性论文《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16名教师学习者的扎根理论研究》。 本文在介绍开放编码过程时使用了引用。 文献 [15] 指向“,A. for [M]., UK: Press, 1987”。 扎根理论是一种常见的定性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三级编码,并且三级编码过程也是相关领域的作者所熟悉的。 不过,这位作者仍然使用了引文,而且引文是扎根理论的提出者之一施特劳斯的作品,这也是对前人的致敬。 而且,这里引用该方法提出者的文献,是为了方便更多读者理解和合理运用扎根理论,这也是一种学术传承。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5)

以上文字来自量化论文《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变量选择过程中,很多作者会以“我们专业一般都会选择这些变量”为理由,觉得没有必要使用引用。 本文作者如实使用引文来解释他所使用的变量来自谁的研究。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里的引用体现了论文写作中“立论必须有理有据”的坚持; 在某种程度上,这里引用的使用表明了对先前研究结果的尊重。

2、进入读者知识盲点

“进入读者的知识盲点”是指当论文写作中讨论的内容落入读者的知识盲点时,此时必须使用引文来扩展和解释相关知识。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写一篇论文。 只要他们写论文,都是为了“发表”或者“与他人交流”(比如课堂上布置的小论文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写论文时必须让读者思考,并明确论文的读者是谁。 你应该根据受众的知识库而不是你自己的知识库来判断是否使用引用。 如果你写的论文超出了读者的知识基础,形成了影响他们阅读理解的知识盲点,这个时候你就必须使用引用。 如果没有知识盲点,论文本身在读者的知识储备之内,就没有必要刻意使用引用。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常识”的相对性,或者说“是否是常识”因人而异,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交流。

“常识”是相对的,同样,“读者的知识盲点”也是相对的,因此很难在一篇文章中穷尽所有的知识盲点。 因此,这里我们仅以“特殊术语或定义”为例,在“读者知识盲点”的背景下,使用相关论文来引用文献。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6)

以上文字来自思辨论文《造就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 这里提到一个词——“大脑里的轮子”。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如果不读原文,很可能会感到困惑,不明白它的含义。 为此,本文使用引文来解释上述术语的含义。 这考虑到了读者的知识盲点。 如果这里没有任何引用,读者可能会质疑这个概念的可靠性。 如果没有引用,即使论文作者亲自解释该术语,读者也可能无法接受。

3、涉及反常识

“涉及反常识”是指在撰写论文时“利用反常识知识进行下一步推导”,或者论文本身在讨论中达到了反常识的观点。 现实中,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与自身经历相符的事实或观点。 如果出现与以往经验不符的情况,人们很难从一开始就完全接受。 为了让人相信它是反直觉的,相信论文下一步推导的合理性,相信论文中得出的反常观点是可靠的,就需要用引文来强化论证。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7)

以上文字来自量化论文《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此,论文对“数字经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 本文最终提出的研究假设1是“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字面上看,这个假设有些违反直觉。 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村居民似乎距离“数字经济”还很遥远,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智能手机。 数字经济只会拉大城乡差距,而不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与上述理解不同,本文作者引述指出,农村居民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享受更多数字红利,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这样一来,本文的研究假设1就成立了。 此外,作为假设证据的文献[14-18]实际上有些“反常理”。 如果文献中没有这么说,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农村居民具有后发优势。 ,总而言之,上述引文一方面具有“利用反常识知识进行下一步推导”的效果。 另一方面,所得出的反常识的观点也因为这句话而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缺少这些引用,或者根本没有引用,论文的接受度将会大大降低。

对于思辨性论文而言,“涉及反直觉”的引文的使用往往在论文中体现为“转折”或“强调”。 例如,《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与矫正——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一文的序言中写道:“然而,政府政策干预虽然可以引导一个国家走出贫困陷阱,①各种政策干预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而政策依赖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使用了引号①和②,而①和②表达了完全相反的情况。如果说“政策干预引导国家走出贫困陷阱”更贴切的话如果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那么“每一次政策干预都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就有些反直觉了,而与前面的内容相比,后面这些转型的表述才是文章的重点。

4. 澄清歧义

“澄清歧义”是指面对文章中不清楚、答案不明的问题,写论文时需要澄清,只能用引号来澄清,而不能谈论自己、思考自己。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有争议的地方,只有借助引文才能提供客观证据。 有了客观的证据,读者就会相信这篇论文是合理的,并认可你的分析和你的观点。

核心期刊已刊发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图8)

以上文字摘自定性论文《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论文作者在介绍“B&B”的定义时,使用了引文。 当然,之所以在本文中使用这个例子,而不是在之前的第二篇文章(那篇文章是围绕“特殊术语或定义”进行介绍)中,是因为这里提到了“待定义的概念”。 “它的性质与第二条中提到的‘概念’不同。本文所说的‘概念’对应的是‘模糊地带’,是指那些目前没有权威定义的概念,而不是那些已经有权威定义的概念。”可靠的定义,但读者不知道。

回到上面的例子。 关于“民宿”的定义,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 没有人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民宿”,因此它陷入了“模糊地带”。 一篇论文想要提出自己的定义,首先需要用引文解释现有尚未完善的相关定义,然后在综合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定义。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比前人更完整的定义,读者也会因为“更完整”的定义而不再挑剔,更容易认可这个定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澄清歧义”需要使用引用。

5. 强调事实细节

“注重事实细节”是指论文需要强调具体事实的相关细节,以便论证。 因为它是事实的“细节”而不是笼统的“事实”,所以常常需要使用引文。 “细节”可能是琐碎的,比如时间节点或者数字信息,必须准确、不能出错; “细节”也可能是那些虽然客观存在但不那么容易发现并且很少在论文中得到恰当运用的专业方面。 例子。 前一类“事实细节”中,引文的使用可以体现论文写作的严肃性; 后一类“事实细节”中,引文的使用更能体现论文写作的严谨性。

在定性论文《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序言中,文章有这样一句话:“2018年,中国民宿数量达到16.98万家,全年投融资突破50亿元,网上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比2016年增长4倍......[2, 3]”发展的各项指标具体数据有哪些这里的民宿,哪一年实现的,都需要使用参考。 只有提供引用,澄清来源,才能证明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是真实的,是非常严肃地呈现给公众的。

再比如,在思辨性论文《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困境与游戏化策略》中,文章作者在给出某个观点时,往往会在观点之后立即引用引文来提供一些事实细节。 例如,“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国和马来西亚学者的两份荟萃分析报告均指出,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阶段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历。[21][22]”。其中,第一句话是文章作者持有的观点,来自美国和马来西亚的报告提到后面是两段引用,是论文作者找到的两个非常相关的国外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比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我们会发现文献[21]和[ 22]是第一手外文文献,并非道听途说,从而避免了外界的质疑。

六、总结

以上是我们总结的文献引用的五种情况,即致敬前人、进入读者的知识盲点、涉及反直觉的知识、澄清模糊的地方、强调事实细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需要引用这五种情况。 其实,在论文写作中,一定有很多地方需要引用或者必须使用引用。 本文仅对“常识不需要引用”“只需引用别人的观点”等常见理解提供一些不同的答案。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dianshang/1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