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

商品中心是营销服务平台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系统之一。 它支持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包括活动、订单、支付、售后、采购、库存、物流等,这些都依赖于商品中心的系统能力。 本文介绍了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并通过行业应用进行讲解。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1)

1. 业务定义

产品中心常用的核心功能有三个:产品相关基本信息、产品发布及上架下架、产品价格管理。 商品配置和选项管理将涉及汽车、装饰等行业的复杂业务。 这部分仅作简单介绍。 详细介绍请查看“车辆中心”相关内容(后续发布)。

注:产品中心根据产品管理范围和操作用户工作场景进行产品配置和选型。 但考虑到复杂度高、应用场景少,车辆中心可以完整呈现从SBOM到产品配置和选型的一切。 整个匹配过程,因此将产品配置和选项传输到车辆中心。

2、业务流程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2)

三、系统功能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3)

1、产品类别

产品类别包括后端类别和前端类别。 后端品类相对稳定,有利于运营商的产品管理和协作部门的业务处理; 而前端的品类是针对买家和消费者的,比较灵活,可以经常调整。 因此,通过前后端类别的映射关系,保证了前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后端的稳定性。

2、品牌

品牌是描述产品的关键信息。 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品属性,需要独立管理。

3. SPU(单位)

产品信息聚合后定义的一组可重用且易于检索的产品组合,用于描述一类产品的特征。 例如苹果品牌下的笔记本Pro和Air系列。

4. 货物

销售的产品属于SPU和后端类别。 例如,Pro系列13英寸和14英寸产品的产品名称为Pro 13英寸。 它既有 SPU 名称,也有产品特性(屏幕尺寸)。 这是因为尺寸是销售属性,被添加到产品名称中,方便用户在平台上搜索。 。

如果是电商平台,每个商家都会基于同一个SPU打造自己的产品; 控制力较高的平台会要求商家在同一个产品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产品,即平台产品+商家建立了关联和组合。 商家的产品。

一个品牌下开设多个商店的方法类似。 与平台产品不同的是,品牌商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统一管理(严格管理,或指导价)。

5. SKU(库存单位)

商品的最小库存单位也称为最小库存单位。 以Pro 13英寸产品为例,关键规格包括颜色(黑色、银色、灰色)、内存容量(8G、16G)、存储容量(256G、512G)。 3×2×2=12个SKU可以组合。

连接 ERP 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事项:

6、产品体系四层结构

产品体系的设置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普遍认知,还要考虑内部业务协作、统计评估等需求。 如果产品线较多,业务复杂,可以采用4层架构来处理,即产品系列、SPU、产品、SKU。 例如:文杰汽车的M7是一个产品系列(轿车系列),M7 Plus/Max可以作为SPU(副车系列),新文杰M7 Plus后驱版作为一个产品,可选产品作为SKU,对应生产系统的物料号。 汽车行业也以年份车型作为主要标识(产品属性),如宝马X5系列下的“2023款40Li M运动夜装套餐”(产品)中的2023款。

七、产品类型

除了商品类别的分类外,从合同履行的角度,商品还分为实物商品、服务商品、虚拟商品:

8、产品属性4层结构:模板-组-项目-值

产品属性是用来描述和区分产品特性的一系列特征或参数。 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和分类。 一般分为基础属性和业务属性(包括销售属性、交易属性、流通属性等)。

另外,货物的计量分为主计量单位和辅助计量单位。 例如:鱼的主要计量单位是公斤,辅助计量单位是条。 不同的场景会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之间会有转换。 例如,可口可乐在销售和流通过程中会使用1罐、1打、1盒,它们之间会存在换算,而在生产过程中,包装计量单位和体积单位(毫升、升)会用过的。

以上是对该产品的一些关键特性的描述,但并不完整。 完整的产品描述需要用一套完整的产品属性(包括属性模板、属性组、属性项和属性值)以标准化的方式表达。 以下示例有助于理解:

对于同一品类的产品,使用一套统一的属性模板来表达产品信息,包括属性组、排序、属性项(排序、属性值)。 例如,所有品牌的直板智能手机都使用相同的模板。 不仅可以标准化的方式呈现,还可以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如下图所示,软件规格和存储为属性组,存储中的运行内存、机身内存等为属性项,8GB、16GB为运行内存的属性值。 属性值分为时间、数值、文本、选项等类型。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4)

属性项是共享信息,比如内存,可以在电脑、手机、相机、投影仪、打印机上使用。 即,属性项可以位于不同类别对应的属性模板中、不同的属性组中。 。

9、产品发布及上市

尽管平台上产品的“上市”和“发布”在日常操作中经常互换使用,但严格意义上仍然存在差异。

简而言之,发布产品就是创建产品信息并完成内部审批,而上架产品则是产品发布后公开可见并可供销售的最后一步。

10. 价格管理中的4个价格

价格包括对终端消费者的零售价、对经销商的分销价(或批发价)、对内部业务单位的结算价、对供应商的采购价。

零售价:有统一的终端零售指导价。 在此基础上,各渠道、经销店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零售价,并开展促销活动,确定最终成交价。 配送价格:有统一的配送价格。 在此基础上,根据经销商的级别、交易量、活跃度等因素确定最终交易价格。 分销价格通常通过有时间限制的价目表进行管理。 一般采用价格分组的方式。 根据等级和交易量将经销商分为一定的价格组。 分配的基本价格是根据价格组的价格定义的。 堆栈活动以确定交易价格。 结算价格:集团内分支机构之间的交易或部门之间的结算按照约定的结算价格执行。 一般采用采购成本或库存成本价作为内部结算价。 成本价:成本价分为三种,即采购成本价、库存成本价和存货成本价。 进货价格是进货入库的价格。 存货价格是按照财务存货计价方法确定的价格。 例如,移动加权库存价格是因为采购价格随着不同批次的采购而波动,导致库存成本也发生变化。 库存成本价是在材料的库存成本之外,再加上管理费用、仓库维护分摊费用等,比库存成本要高,计算稍复杂。 4. 急诊模型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5)

5、行业应用

汽车的配置较多且复杂。 为了让买家更清楚的了解详细的配置信息,完整按照属性模板、属性组、属性项、属性值四层结构呈现,如下图所示(截图来自友嘉) )。 属性模板中,属性组(左部分)按序号排序,每个属性组中的属性项也按序号排序,并呈现不同型号(商品)对应的属性值(右部分)部分)。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6)

后台操作人员的维护是根据属性模板来维护各个车型的配置信息。

1)可选物品加价:可选属性值除了可选属性物品的属性值外,还可以有相应的可选价格,该价格是在标准属性值的基础上加价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加价会随着市场波动而变化,最终结算金额也会因促销活动而与显示的加价金额有所不同。

商品中心的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和ER模型的区别(图7)

2)选项可感知:为了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系统上自由选择选项,用户还必须能够感知这些选项,例如颜色、图形、文字和视频介绍等,并且属性值必须与产品相关联,尤其是一些可选项目也是单独的产品(属性值),例如图中的轮胎。

3) 可选项目相互约束或相互排斥:相互约束可能是物理约束,也可能是营销行为。 例如,如果您选择加热方向盘,则必须选择指定的方向盘皮套。 双向绑定,正向绑定,反向绑定。 同样的,也会出现互斥的配置。 例如,如果内饰的主色是白色,但座椅的可选颜色是红色,这在视觉上很不协调,那么配置就会相互排斥。

4)实物产品的呈现:大多数产品都是扁平的。 汽车等高价产品会通过3D渲染的方式将所有配置信息呈现给用户,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线体验保时捷的在线选项(PC版)。

专栏作家

王健如,微信公众号:王健如的B星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18年商业运营、运营平台规划建设经验,熟悉商业+数字化双中台S2B2C商业模式的规划和实施,专注于汽车、房地产领域的营销/销售/服务/客户运营及数字化转型和其他行业。 甲方IT负责人,乙方业务专家/产品组组长。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yingxiao/2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