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1)

你以为的养生保健:将枸杞和绿色食品放入保温杯中,清洁肠胃。

广告中宣传的保健:保健药一次使用,美容抗衰老,感冒癌症都能治愈。

保健品虚假宣传

尽管政府持续严厉打击,但疫情依然持续存在,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2019年以来,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依托公益诉讼职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保健品虚假促销案件,共查处此类案件5起。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类型。 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此类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1、改柳改花

虚假宣传有多种形式

1、故意“造假”,用普通食品当保健食品

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制度。 保健食品包装上必须印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签“蓝帽子”。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2)

然而,很多所谓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是普通食品,只不过被制成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形式。 其以“分类”销售,并声称具有保健、治疗作用,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以案例阐释法律

在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虚假宣传案件中,某淘宝店以“品牌保健品分类”销售松花粉片,并使用“改善内分泌”、“促进肝细胞活性”、“维护心血管”等字样。 “增加耐力”等宣传语明示或暗示松花粉片具有保健、治疗功能,导致不少消费者误认为是保健食品而下单。

经查,其销售的松花粉片实际上只是普通食品,并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2、不分青红皂白地“高端”,夸大保健品的医疗功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贴剂、软膏、搽剂、喷雾剂等保健品不属于药品、医疗器械,不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 对外宣传时,广告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3)

但在利益驱动下,仍有不少经营者明知故犯,有的甚至将疾病预防和治疗作为产品的主要宣传点。

以案例阐释法律

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膏药贴虚假广告案中,该产品仅取得卫生许可证,属于保健品。 但宣传单上却印着“专治颈椎炎、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病”的字样。 “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显示其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词语,欺骗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3、无意“踩雷”,非法推销普通食品

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传统。 许多食物在某些方面确实对健康有益。 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普通食品在销售时不得声明功能、主治、用途和用量,否则将涉嫌“虚假宣传”。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4)

近年来,不少餐饮企业屡屡踩到“虚假宣传”的“地雷”。 除了少数有幸知法犯法的人外,大多数人不懂法。

以案例阐释法律

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11起虚假宣传案件中(点击链接查看案件),涉案餐饮企业均属无意。 这些公司在食品促销中反复使用“抗肿瘤”和“治疗糖尿病”等字样。 “增强记忆力”、“增强免疫力”、“防治贫血”、“活血通便”等与保健功能相关的表述,虽然主观上不存在故意虚假宣传,但客观上构成虚假宣传。

2.假装神秘

营销技巧令人困惑

1、线上线下同步双管齐下

经营者往往采取实体店与网店、微店等电商平台同步经营的模式,线上线下促销并重。 其中,网络宣传因其成本低、发布门槛低、受众面广、隐蔽性强,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 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5起保健品虚假促销案件中,有2起涉及网络促销。 (点击链接查看案例)

2、以“智慧”取胜,以“科学”支撑骗取信任

为了获得消费者更高的信任,经营者常常利用各种形式的促销给自己的产品披上“科学”的外衣,给产品的质量和功效镀上“金”,比如邀请权威的“医生”、“专家”等。 》 用自己的经历来普及健康知识; 利用证书、书籍、视频等展示“高科技手段”、“最新研究成果”、“行业认证”等。

以案例阐释法律

在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某淘宝店虚假宣传案中,经营者在网络宣传中使用了“肝细胞测试”、“耐力测试”等看似“可信度很高”的例子。 让消费者感到可靠、权威。

三、无序竞争、相互践踏、“战火”

保健品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同类产品互相诋毁,恶性竞争。 有的甚至在销售终端促销现场打架,这不仅造成保健品市场信息混乱,也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那些不知所措的人。 例如,上述淘宝店在网络宣传中使用“不能说是否含有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等表述,故意贬低同类产品。

3.隐形,

监督取证困难

1、无证经营多,行业监管难度大

国家对食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销售的,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经营时需要列入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经营项目。 否则,相关职能部门将无法获取相关信息,行业监管也将陷入盲点。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5)

但现实中,保健品无证经营现象屡禁不止。 此外,不少经营者采取“隐蔽”营销模式,监管查处难度极大。

以案例阐释法律

梁溪区检察院办理的保健品店与日用品店虚假宣传案中,两家公司对外销售均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2、网上业务较多,调查取证困难。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无接触经营已成为保健品销售的重要模式。 但线上经营消费者身份不明,销售广告证据容易被篡改。 监管机构在调查和收集证据时面临许多障碍。 ,没有有效。

三是涉及领域广泛,监管错位较多。

保健品市场产品众多,涵盖保健食品、保健化妆品、保健品等,部分品类目前尚无明确的广告审核标准。 例如,对于保健食品,抽检权属于卫生部门,执法权属于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处理权属于消费者协会。 多方管理容易导致相互推诿、监管错位。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免疫力”

有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帮助消费者提高识别保健品虚假促销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消费者树立安全消费观念,从源头上减少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发生。 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保健品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守法意识,依法促进保健品广告市场有序发展。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6)

2、强化日常监管打击,做好“健康操”

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细化监管措施,突出整改重点,加强对保健品市场广告、销售经营、资质证书等日常监管,特别是加大对保健品等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 - 商务平台和在线广告。 加强灾区监管,及时查处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此外,我们持续加大对保健品领域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7)

三、加强综合联动整治,形成“一盘棋”

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整合资源优势,凝聚合力,形成渠道畅通、共同管理、共赢的长效监管机制,共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健品行业安全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权益。

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查处保健品虚假宣传行为(图8)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yingxiao/2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