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1)

作曲家、中提琴家和指挥家保罗·辛德米特

20世纪伟大而杰出的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保罗·欣德米特(Paul ,1895-1963)对中提琴艺术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的中提琴独奏协奏曲、合奏曲等作品是当代中提琴曲目中的瑰宝。 他堪称当代中提琴独奏创作的奠基人。 在他丰富的作曲遗产中,有 20 多首为中提琴创作或包括中提琴在内的作品。 欣德米特不仅创作作品,而且还积极参与其中的演奏,担任中提琴独奏家,演奏他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如威廉·沃尔顿、达流斯·米约等。 乐团的协奏曲都是由欣德米特作为首演独奏家创作的。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2)

欣德米特的家乡哈瑙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也是格林兄弟的故乡。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保罗·欣德米特是与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阿蒂尔·奥内格尔和欧内斯特·布洛赫齐名的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有影响的伟大作曲家。 他1895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这里也是著名童话故事格林兄弟的故乡。 欣德米特从小就开始学习小提琴。 12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13岁进入阿道夫的学徒生涯。随后的几年里,欣德米特不仅学习小提琴,还学习中提琴。 1912年开始学习作曲。 1915年,欣德米特加入法兰克福歌剧院管弦乐团担任第一小提琴手,并在弦乐四重奏中担任第二小提琴部分。 1917年,欣德米特应征入伍,在军乐团中组建了弦乐四重奏,并经常举办私人音乐会。 战后,欣德米特重返法兰克福歌剧院管弦乐团。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3)

阿马尔弦乐四重奏

为了受邀参加多瑙艾申根音乐节——多瑙艾申根音乐节(联邦德国)于1921年开始举办。它是最早的现代音乐节。 原名“振兴现代音乐室内乐音乐会”,1951年改为现名。 与西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推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P.欣德米特、E.克热内克、A.哈巴、P.布列兹、K.斯托克豪森等人的作品)都成为现代的杰作音乐。 欣德米特于1921年组建了阿马尔弦乐四重奏,这是欣德米特创作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事件。 阿迈勒弦乐四重奏享誉世界,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欣德米特的名字在欧洲国家家喻户晓。 音乐会上还演奏了欣德米特的弦乐三重奏、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 音乐会活动范围非常广泛,曾到过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英国,并两次巡演苏联。 四重奏的名字来源于第一小提琴家里科·阿马尔(Rico Amar),他是柏林音乐爱好者协会的首席小提琴手; 第二小提琴手是沃尔特·卡斯帕( ); 中提琴手是欣德米特本人; 大提琴演奏者是C. Frank。 直到1933年解散。欣德米特随后组建了弦乐三重奏,其中包括小提琴手; 中提琴家本人和大提琴家沃尔弗斯塔尔。 1937年他去世后,这位著名的大提琴家接任。

欣德米特第二号弦乐三重奏,第二乐章节选‍

欣德米特的首次公开独奏音乐会于 1919 年在法兰克福演出,当时他演奏了自己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和《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作品 11。 11. 随后他演奏了中提琴独奏奏鸣曲 Op.11,No.5。 此后,他陆续演奏了自己创作的全部中提琴作品:中提琴与管弦乐队、中提琴与钢琴、中提琴独奏以及中提琴参与的室内乐作品。 这些作品的首演全部由欣德米特亲自演奏中提琴部分!

欣德米特以具有罕见的快速写作天赋而闻名,而且他还具有非凡的记忆音乐的能力。 当他录制奏鸣曲作品时。 1934年12月25日,黑胶唱片的一侧还剩下4分钟没有被使用。 于是,他第二天早上5点就开始作曲,到了8点30分左右,曲子就已经写好了。 这是欣德米特和大提琴家费·埃尔曼共同录制的单乐章中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奏“视频”。 。 另一篇写得很快的作品是1936年为中提琴和弦乐团创作的《葬礼音乐》。故事是这样的:1936年初冬,作曲家前往伦敦,以便在那里首演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 。 然而,就在音乐会即将举行之际,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去世,演出不得不推迟。 英国人向作曲家提出请求,以纪念国王的去世,恳求他创作一首免费但与国王葬礼相关的作品并演奏。 欣德米特再次展现了他快速写作的能力。 第二天早上,他在工作室写下了新作品,并现场表演。 作者与阿德里安·鲍尔特指挥弦乐团一起演奏,并在广播中播放。 作品的快速完成丝毫不影响音乐的品质。 这是一首极其美丽和杰出的中提琴作品:

欣德米特中提琴与弦乐团《葬礼音乐》

《葬礼音乐》中中提琴独奏部分与管弦乐队的关系非常室内乐。 独奏部分以情感的基调开始,管弦乐队与中提琴独奏一起体现出真诚、衷心和宗教的风格。 这里表明作品中的一切都服从于高贵和哀悼。 作品在四个短乐章中缓缓展开,各种变化的情绪不间断地展开。 兴德米特是巴赫的崇拜者。 他在作品的结尾引用了巴赫非常熟悉的赞美诗“Für Thron tret”(所以我站在你的王座前),作曲家曾经说过,“非常适合国王”。 令他惊讶的是,英国人也非常熟悉这首旋律,但当大多数英国孩子在学校学会唱这首歌时,这首歌被称为“地球上的一切”(All that on Earth Do Dwell)。 整部作品中都能听到作曲家刚刚完成的《画家马蒂斯》和《天鹅转子》的影子。 欣德米特毫不掩饰这一点:“以那样的速度,我不可能踏上发现之旅。” 他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作曲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他还准确地预测到这部作品将比国王本身的哀悼持续得更久。 对于这部作品,也没什么好说的。 音乐确实有一种悲伤和庄严的品质。 欣德米特在自传中写道:“对于那些用心聆听的人来说,我的音乐是如此容易理解,任何分析都是多余的。”

作者改编演奏的中提琴四重奏版《葬礼音乐》

天鹅转子

(根据民歌改编的中提琴与小乐团协奏曲)

第一乐章:《高山深谷之间》

第二乐章:“小菩提树,摇动你的叶子吧”

第三乐章:《你不是天鹅转子》主题与变奏

作为兴德米特的第三中提琴协奏曲,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他在最后乐章中使用的民歌给这首曲子赋予了一个怪异却令人难以忘怀且深思熟虑的标题。 天鹅转子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烤天鹅的烹饪工具,而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街头风琴。 由于当时赫迪古迪的转子常常做成天鹅形状,以供装饰和美观,所以赫迪古迪艺术家也被称为“天鹅转子”,他们常常以在街头表演为生,自由却流浪。 就像现代版的“中世纪游吟诗人”。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4)

1934年12月,时任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的戈培尔对他发起公开攻击。 欣德米特无法为自己而战,慢慢地发现自己被推入文化和政治辩论的中心,越来越孤立。 此时的欧洲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敌对政治势力和线人无处不在。 尽管他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但他在祖国几乎没有演出机会。 第三帝国举办了多场演出他作品的音乐会,如歌剧《画家马蒂斯》和讽刺歌剧《每日新闻》,但它们变得更受欢迎。 此举立即被当权者视为蔑视政治权力追求者的动机。 。 欣德米特尚未决定离开德国,但他已将许多音乐活动转移到国外。 1935年初夏,他访问了土耳其,为创造土耳其音乐生活写下了详细的建议。 1935年6月,他开始为交响乐团几乎所有乐器创作一系列奏鸣曲。 此外,他还为电子琴创作了一首曲子。 同年9月,兴德米特夫妇前往德国黑森林、博伊隆和法兰克福。 《天鹅转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他于1935年10月13日完成了配乐。从草稿顺序来看,欣德米特创作的第一乐章是终曲的主题和变奏,然后是第二乐章,最后是第一乐章。 11月初,他首次从头到尾演奏了这部协奏曲的中提琴独奏部分。 “我正在忙着练习这首协奏曲。它非常美丽,但作曲家受演奏家摆布是很常见的事情。” (致美因茨肖特出版公司的信,1935 年 11 月 5 日。撰写,信中摘录来自法兰克福保罗·辛德米特学院的收藏)

‍天鹅转子第一乐章《高山深谷之间》‍

1935年11月14日,荷兰指挥家门格尔贝格指挥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在阿姆斯特丹举行首演,并通过广播现场直播了这部作品。 欣德米特不仅担任中提琴独奏家,还指挥了他的爱乐协奏曲(1932)。 不过,当时首播的版本并不是我们今天玩的版本。 原因是当时作品的结局还没有完全写好。 欣德米特在1936年为结局写了一个新的结局,并于1936年9月13日发行。该作品的最终版本于同一天在威尼斯上演。 到1939年,欣德米特在欧洲和美国的演出已取得巨大成功。 欣德米特于1939年在美国录制了这部协奏曲,但他本人从未在德国演奏过,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也只在柏林转子乐团的一场音乐会上担任指挥。 表现。

欣德米特作为指挥排练

在《天鹅转子》第一乐章中,欣德米特引用了贝姆15至16世纪古老的《德国老歌集》中的《高山与深谷之间》: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5)

欣德米特首先以奏鸣曲形式写下了第一乐章的主要部分:第24-214小节。 C大调主旋律(第34-60小节); G大调小主题(第61-95小节); A大调多利安调式民歌《山与谷之间》的片尾曲(第96-123小节); 扩展重演(第 124-207 小节),带有关于小主题的扩展华彩乐段(第 184-192 小节); 尾声(第208-214小节)作为乐章的第一个辉煌的结尾。 欣德米特随后完成了开场中提琴独奏华彩乐段(1-10小节)和具有葬礼进行曲特点的C大调多里安民歌旋律(这与马勒第五交响曲的葬礼节奏类似),这为第一乐章的风格。 第一乐章中提琴独奏象征着一位强大而坚定的悲剧英雄的存在: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6)

第一乐章中提琴独奏华彩段与民歌主题对位部分

第二乐章就像一幅抒情的风俗画。 歌舞(赋格曲)交替进行。 中提琴温暖抒情的旋律由竖琴伴奏。 诗意民歌的交织和两种乐器独特的音色,让我们想起了欣德米特另一部杰作《天使协奏曲》第二乐章中所使用的配器技巧: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7)

第二乐章中提琴与竖琴二重奏

第二乐章的歌曲部分(开头段1-72小节和结尾段219-​​261小节)均是A大调,混有里甸调民歌《小菩提树,现在摇动你的叶子》: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8)

民谣被中提琴独奏宣叙调“打断”。 在从第219小节开始的部分中,欣德米特使用固定旋律将其放置在该部分的调调的重奏中。 喇叭的音色在这里尤为重要。 但歌曲部分结束后,欣德米特又用了另一首民歌《墙上的布谷鸟》作为赋格曲的主题: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9)

在赋格的高潮处,欣德米特展现了他出色的复调对位天赋,用长号和圆号反复引出歌曲《小椴树,现在摇动你的叶子》的第一部分,使两人截然不同。 不同的音乐理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天鹅转子第二乐章《小菩提树,摇动你的叶子吧》

《Swan Rotor》的结局是欢快民歌主题的变奏。 这一刻,中提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自由自在、漂泊不定的艺术家。 这是欣德米特对自己经历的自我反思。 中提琴成为一种大师级的即兴乐器,独奏和管弦乐队在快速的节奏中交替进行复杂的比赛。 独奏者有时是自己的即兴创作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幻想,有时又要严格与古民歌的旋律同步。 中提琴独奏的形象总是会失控: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10)

中提琴独奏主题与变奏

歌词大意:“你不是天鹅转子吗?那就转动天鹅转子,让我相信。你不转动天鹅转子,我就不相信你的天鹅转子;转动天鹅转子,我就不相信你的天鹅转子。”给我的天鹅转子。”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11)

欣德米特在他的手稿中用罗马数字标记了每个变体:

主题1-26; 第一种变化:27-46; 第二个变化:47-77; 第三种变化:78-102; 第四种变化:103-126; 第五变体:127-156; 第六变体:157 -189; 第七变体:190-209; 第八变体:210-228; 第九变体:229-248; 第十个变体:249-268。 在这一部分之后,欣德米特从手稿中删除了第十一个变体的页面。 然后在第 268 小节下方进行注释,要求将第 103-113 小节插入此处,这是变体四,但向下移动了一步。 在1935年的版本中,紧随其后的是第十二变奏,其中中提琴独奏完整地演奏了民间旋律,结束了该部分。 欣德米特在 1936 年删除了这个变奏,并写了一个更明亮、更精湛的段落(从第 269 小节开始)。 在最终草案中,第269小节成为最终变奏和尾声(Code)。

天鹅转子第三乐章《你不是天鹅转子》主题与变奏

在《天鹅转子》中,欣德米特就像一位身在异乡的“游吟诗人”,为人们演奏着家乡的古老歌曲。 他用这首协奏曲来发泄自己多年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歌曲《高山深谷之间》表达了离家的悲惨与痛苦; 杜鹃在西欧文化中象征着一种未知的事物,是人们刻意回避的事物。 欣德米特从歌曲《小菩提树,现在摇动你的叶子》中提取了“我再也受不了了”和“多么悲惨的一天”两句,专门用于中提琴独奏: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12)

当代中提琴曲目写作的创始人保罗.欣德米特(图13)

“虽然这有点郁闷,但音乐创作必须继续。能够创作音乐,从而比所有只能保持沉默的人更有力量去抵抗新旧世界的一切喧嚣,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 1937年4月2日,欣德米特从纽约写信给妻子。与当时大多数试图推翻传统的音乐家不同,欣德米特重新获得了巴洛克和古典时期客观、绝对的音乐精神。 从《天鹅转子》的配器来看,欣德米特似乎找到了与巴赫《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的共同点:没有使用小提琴乐器,中提琴成为乐团中最高的弦乐器。 在欣德米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位、卡农、赋格等巴洛克作曲方法,纯音乐取代了浪漫主义流派的主观标题音乐。 因此,他被称为“20世纪的巴赫”。 从欣德米特青年时期的音乐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施特劳斯和马克斯·雷格的半音阶和复调创作的痕迹,因此也可以说它属于后浪漫主义风格。从二十年代起,他融入了“复古风格”融入到他的音乐中。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小室内乐》(1922)。这部作品的出现表明作曲家基本上摆脱了过于严格的浪漫主义风格。尽管拉文斯基和法国的“六人” “可能对欣德米特的作品产生了影响,他的新古典音乐(更恰当地说,也可以称为“新巴洛克”音乐)”)作品显然具有德国复调音乐的传统。

他的和声与复调的复杂结合让人想起约翰·约瑟夫·福克斯和巴赫等作曲家。 兴德米特本人也承认,他在很多方面都感谢这两位伟大的音乐大师。 甚至他的《作曲技巧》一书的开篇章节也歌颂了他的伟大。 他为钢琴创作的《音调游戏》(1942)是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为范本; 在其他一些室内乐和弦乐作品中,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欣德米特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赋格、奏鸣曲、组曲等传统作曲技法,成为学院派的代表,他并为此感到自豪。 欣德米特的作品《当最后的盛开时》是根据惠特曼(沃尔特)的诗作,为欣德米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时所写的安魂曲弥撒,因其动人的音乐性而被认为是早期的杰作。 欣德米特先后运用了“潘通性”、“中世纪调式音乐”等充满浓郁实验色彩的音乐,采用不协调的和声旋律,反浪漫主义,强调理性和客观性,并立足于从巴赫到贝多芬的德国伟大传统。 伊桂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无题的,音乐风格偏向巴洛克和古典。 其中以室内乐居多,最重要的作品是管乐五重奏《小室内乐》。 他的后期作品倾向于巴洛克风格,如对位法、赋格曲等。 他从未放弃过音调音乐。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钢琴曲《Ludus》(1943)。 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的平均律”。因此,有人称他为“20世纪的巴赫”。 欣德米特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保守派和20世纪的复古潮流。

编剧:于浩(浩生)

审稿人:侯冬雷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fenxi/1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