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从营销的种子中成长时会发生什么?

1、从营销中成长

华为工作十几年,我见证了华为不断升级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 1987年白手起家,到2020年已跻身世界500强前50名,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中最进步的。

如今,互联网公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所以很容易给人一种印象,经营企业就是抓住资源并围绕它发展。 我们经常听到“发挥核心资源优势”这句话,也看到很多围绕产品部署资源和能力的案例。

但我觉得华为其实和大多数企业在制造业比较相似。 从一开始,华为就只关注客户的需求。 谁离客户最近? 销售。 所以华为有一个特点,就是从营销的种子里长出来的。 这不仅体现在营销上,还体现在从公司诞生的那一刻起,销售就一直是整个公司的核心支撑。

那么,问题是:当企业从营销的种子中成长起来时,会发生什么?

2.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首先,销售是业务链条中距离客户最近的,他能够面对和感受到市场的压力。

在我们的第一个模块中,我们将讨论华为的营销流程。 在第一讲中,我们会提到华为创业时没有任何技术或市场资源。 为了不受供应商的限制,它选择了最艰难的自主研发之路。 这使得它从源头开始成长,在营销过程中比别人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

华为自成立以来就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那时产品经理一半的时间都在市场上跑来跑去,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代码。 他们必须推销自己的产品并倾听客户的意见。

在早期,营销和研发是密不可分的。 技术人员在一线做销售是很正常的事。 研发要生存,就必须参与营销,必须从营销中获取市场信息。

当你长大并有一个正式的过程时,基因保持不变。 华为的销售流程在业界是众所周知的。 这就是所谓的“LTC”,即“Leads to Cash”。 旨在打造从营销、销售、研发、项目、交付、现金到服务的闭环运营体系。

该系统背后的想法很明确。 公司业务的整个流程都要尊重一线销售获得的线索,从一台小设备的交付到公司战略的制定,都必须以它为指导。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前线从后方呼叫火力,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前线从后方发出市场压力。

华为从这个理念中得到了什么?

一是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始终能够感受市场的脉搏,在关键时刻比别人更早采取行动。

例如,20年前,华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率先部署了3G。 不仅如此,它率先看到发展中国家发展电信业的需求,率先提供性价比更高的设备,赢得更多海外市场。 再比如,我们未来会讲华为提供“接入网”产品的故事。 “接入网”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华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首先打造的产品。

这样的案例我们还会讲很多,比如5G、拍照功能强大的手机、华为很早就进入光伏行业并拿下逆变器市场第一等等,领先一次很容易,但每次都很难取得领先。 华为能够一次次领先,与它对营销的重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有关。

3.产品力与营销力的良性循环

从营销的种子开始生长,还会发生什么? 第二件事是实现产品力和营销力的良性循环。 对于以技术起家的公司来说,研发部门通常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互联网企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他们以产品迭代为核心运作,销售任务只是推广市场。 这类企业常常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能力太强,营销能力太弱,导致产品与实际需求脱节。 任正非曾说过,很多引领世界潮流的技术,虽然是万米赛跑的领先者,但不一定是胜利者。 业内还有一句名言,“领先一步是英雄,领先三步是烈士”。 如果产品太先进,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将花费大量成本,最终可能会拖垮公司。

让我告诉你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 早年,华为曾举办过一场名为“愚蠢材料”的会议。 “呆”是“愚”的“度”,“死”是“死”的“死”,“料”是“料”的“料”。 在这次会议上,公司对研发部门生产的不符合市场需求、客户根本不会购买的产品进行了奖励,让研发部门记住产品必须卖出去,否则就是浪费。 通过这些活动,华为逐渐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的文化。

因为它是从营销的种子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华为从成立之初就将销售业绩作为研发的考核指标。 正如我刚才所说,研发总是走向市场。 为什么要跑? 因为这涉及到你自己的评价。 在其他公司,研发可能会将客户提出的需求视为虚假需求,满足此类需求会拖延产品研发进度。 但在华为,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

许多营销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依靠正确的广告或高强度的营销投入,迅速崛起。 但当行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要么产品过时,要么营销方式过时,企业就会走向衰落。 但由于华为的产品研发是由一线销售获得的信息驱动的,所以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如果有10元,就可以投入9.9元进行研发,因为这笔投入最终会体现在一线卖家身上。 这是营销力和产品力形成的良性循环。

4、多元化业务发展

从营销的种子开始生长,还会发生什么?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公司将拓展业务并发展更多业务。

如果你熟悉商业史,你就知道大公司发展多元化业务是非常困难的。 英特尔于1981年开发出第一个计算机CPU,并在此后的40年里一直致力于计算机芯片领域。 然而,经过如此多的尝试,它始终无法进入移动设备和通信设备领域。 微软也是如此。 它几乎从未错过过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分支。 从搜索到社交应用,它都有布局,但最终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够。

华为的情况并非如此。 其主要业务是服务运营商。 与运营商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并满足需求是华为的首要任务。 很多运营商都会有一个天然的需求:供应商能够解决一揽子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课程中我们会讲到这个,这就是所谓的“交钥匙”。

这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结果。 华为有基站等旗舰产品,但客户并不满意。 它往往要求你还提供其他产品,比如配件、软件、电源等,那么这种压力就会传导给销售。 华为以销售为中心。 为了分担整个产品线的销售压力,它必须改进其软件和电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配件已成为主打产品。 然后华为就会去市场寻找谁需要这些产品,一条新的业务线就会诞生。

你看,用销售来引导新业务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让华为在进入一个新领域几年后,能够跻身行业前五、前三,甚至行业第一。 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解释这一点。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

华为之前也做过手机,但是是代工,主要做中低端手机。 智能手机兴起后,华为瞄准中高端市场,打造自主品牌。 这根本不是它所拥有的,更何况to C和to B的业务完全不同。 但华为却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 这个逻辑不仅适用于手机,也适用于云服务、光伏,甚至新兴的自动驾驶。

外人看待华为,总是感到惊讶。 为什么这家公司做得这么好? 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线支撑一线销售,客户压力通过销售传导至产品研发。 这就导致华为必须多元化,做好每一个新业务、新产品。

5.销售驱动优势

华为的营销方式对我们有什么特殊的价值? 你会发现我刚才讲的三件事并不是随意的。 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公司能否做大的关键。

让我们来看看。 因为有了市场洞察力,企业才能在外部获得竞争优势; 由于产品力和营销力的良性循环,企业可以在内部优化成本结构; 因为多元化发展,企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获得了保障。 所谓安全,就是当一个业务遇到困难时,其他业务可以接手。 你会发现所有做大做强的企业都在处理这三件事。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了,一个企业如果开始从营销的基因开始成长,将会获得什么优势。 华为的道路之所以值得学习,就在于它的奇迹,营销的奇迹。 如果你也在这条创业路上冒险,那么营销应该被你视为最重要的能力,像基因一样的力量源泉,帮助你做大做强。

总结

1、营销不仅是企业的日常工作,也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引擎。

2、企业如果从营销的种子开始成长,会更容易做三件事:洞察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力与产品力的良性循环、推动多元化业务的发展。

3、我刚才提到的三件事,本质上是帮助企业打造外部竞争力、优化内部成本结构、增加收入、获得安全感。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dianshang/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