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流量变现方式催热网红经济不实宣传不可取

多渠道流量变现方式催热网红经济不实宣传不可取(图1)

“双11”热潮刚刚消退,电商平台上不少人气店铺就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交易额破亿。 依托新的传播平台,有的人凭借美丽的面孔,有的人展现出特殊的才华,有的人利用社交热点,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粉丝关注,成为网红。 然而,无论是吸引大量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奶茶店、网红书店,还是紧跟潮流、销量巨大、同时满足人们好奇心和追求的网店品牌个性方面,宣传力度还不够。 实用性、性价比低等问题也引发争议。 专家指出,微博广告、品牌代言、直播、电商等多渠道流量变现方式加速了网红经济的发展,但网红经济还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

多渠道流量变现方式催热网红经济不实宣传不可取(图2)

虚假宣传不可取

如今,欣赏网红的眼光和品味并进行消费,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消费心态和行为。

所谓“网红”现象,实际上是指人们往往在社交平台上依靠自己鲜明、独特的性格和个性,聚集社会关注,获得大量粉丝,进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营销市场。 其背后往往有庞大的商业运营团队。

据了解,卖产品、接广告是网红变现的常见方式。 网红靠人气创造话题、增加活跃度、积累粉丝。 然后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营销和推广手段来吸引粉丝购买,提高粉丝的转化率,将流量变现。 。 2018年6月19日,艾瑞咨询与新浪微博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网红经济发展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中国网红粉丝总数达5.88亿。 红色经济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随着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持续创新和品质保障对于维持粉丝信任、保证用户粘性至关重要。

齐莹是北京一所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 和很多年轻女孩一样,网红淘宝店里的潮流衣服、各种款式满足了她的审美需求。

“我经常关注网红淘宝店,尤其是换季或者新品上架的时候,我总是更加关注店铺的更新情况。” 齐英说:“但我买的衣服大部分当时看起来不错,但穿起来就不那么好了,或者有其他质量问题。如果考虑到产品的价格和使用寿命,我感觉网红代言的产品性价比不是很高。” 齐映对此很是疑惑。

修图、编导策划的短视频、网上花钱刷好评、线下雇人排长队……很多人发现网络宣传中或多或少存在夸大甚至虚假的成分。名人。 过高的宣传预期和较低的性价比形成的强烈差距,会过度消耗粉丝的支持。 齐莹表示:“我会更加关注其他买家对网红店的评论,一旦发现是虚假宣传,我基本就不会继续关注了。”

多渠道流量变现方式催热网红经济不实宣传不可取(图3)

人气需要品质

2018年,22岁的陈泽南家住杭州。 他刚刚参加工作,经常喜欢去当地的网红美食店打卡。 由于网红的宣传和代言,一些在直播、微博、朋友圈上火爆的网红店经常要排队等候,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热情。

“如果是我喜欢的东西,哪怕等一个多小时我也能接受。我可以一边排队一边和同伴聊天,时间过得很快。” 陈泽南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推广方式为网红产品一夜爆红提供了便捷的快车道。

“虽然转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是间接促销,但经常能得到折扣。”陈泽南说。 他认为,网红的宣传只会作为第一购买动机,产品质量才是后续驱动力。

作为眼球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的产物,网红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商业产品。 网红经济搭乘电商、直播、新零售的快车。 它融合了直播、社交、区块链、共享经济等多种新模式,正在构建全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但如果过多依赖营销炒作、外在包装等手段,形式大于内容,就会让网红经济难以维系。

金女士是独立设计师女装品牌创始人。 她在大学时尝试过电商,也有过在直播平台上与公会网红近距离接触的经历。 2016年,金女士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注册了淘宝店。 金女士告诉笔者,“现在网络上有太多‘好看的皮肤’和‘有趣的灵魂’,网红团队建设和系统运营也有成熟的模式,但没有认可度和活跃度,很难留住粉丝。” 。

与网红相比,金女士更喜欢找普通人进行宣传。 “淘宝上一些网红店的产品介绍夸大了款式制作和用料,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太假了。为了避免网红代言的产品性价比不高的刻板印象,促销有时我们会找到一些普通人,”她说。

标准指导很重要

专家指出,包装美化是推动“网红经济”的必要手段。 销量巨大的网红店依靠漂亮模特和社交平台上的粉丝拉动消费,但也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宣传,造成行业混乱。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认为,网红团队背后有商业赞助商,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但网红帮助商家进行营销宣传,积累人气、获取佣金,却很少考虑赞助商资质、产品性价比等宏观、长期问题。 网红经济需要现实,也需要像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受到监管、遵守法规。

“网红现象的出现确实对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网民的导向存在偏差。因此,我认为大多数网红塑造的生活并不一定有很多参考价值。” 金女士说,“现在‘网红’有时是一个贬义词,负面新闻也很多,公众在付费时也存在一定的疑虑,仍然需要引导和监管。”

朱伟表示,即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将对网红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法律约束。 “规范引导网红经济发展,需要在直播过程中留下痕迹,严格审核产品资质,严惩售假行为,平台承担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的主体责任。同时、网红经济要向去中心化方向发展,防止虚假宣传。”朱伟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经济学讲师段琪表示,数字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消费、旅行、支付和投资方式。 互联网专家成名。 但在实践中,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影响品牌实际地位的因素之一。 “整个互联网经济,包括网红经济,都在重构实体经济。时代在变,没有一种商业方式拥有与生俱来的不受挑战的盈利权。因此,对于商家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遵守经济规律,充分关注产品和内容本身必须创造核心竞争价值,才能走在潮流的前端。”段琪说。 (钟巧英)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tuiguang/1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