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KTV也很受欢迎。 突破并不容易。 关键在于这三个思路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峰

回想以前,我和朋友等位时,只能坐在餐厅门口尴尬地聊天。 我觉得时间很长。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平仓”方式。 唱几首歌ktv线上宣传方式,可以选择时间长短,时间到了就去吃饭,时间到了继续唱,好像等座的过程缩短了很多,而且可以也摆脱了单纯聊天的无聊。 ——这就是“共享KTV”,江湖又叫“线下迷你KTV”。

据统计,进入游戏共享KTV的玩家有10余人。 主流品牌有优星M-bar、米达miniK、WOW House、灵达miniK、爱唱等,资本也纷纷涌入。今年2月,唱吧宣布投资数千万RMB入股米达运营。 miniK、优畅M-bar也宣布获得6000万元A轮投资。 就在昨日,“迷你”KTV正式宣布获得猎鹰创投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引发行业混战。

但是,任何一个热点领域,在前期都会呈现粗放式增长的趋势。 当事态发展到可能失控的地步,监管部门就会采取行动。 上月中旬,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引导“迷你唱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从此,共享KTV或将迎来全面监管。

共享KTV陷入混战

昨日ktv线上宣传方式,“迷你”KTV官方宣布获得数百万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猎鹰创投。

猎鹰创投董事总经理李元峰表示,投资“迷你”KTV主要有两个原因:1、自助KTV作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市场进度仅10%左右 2、“迷你”KTV团队在传统户外媒体和互联网业务上有多年积累,具有丰富的营销经验。

同样在7月,星糖宣布,自三个月前成立以来,已完成天使轮、A轮、A+轮三轮融资,总金额1500万美元。 投资方包括经纬中国、祥峰投资、金沙江创投等。

去年下半年以来,共享KTV迅速占领北上广深各大商场、电影院、游戏厅等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区域。 每间不到2平米,共享KTV三面全是玻璃。 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选歌系统、大屏幕、两张高脚凳、高灵敏度麦克风和顶灯瞬间营造出浓郁的K歌氛围。 在一些“等座”需求量大的商场,经常可以看到共享KTV门口出现排队现象。 喜欢这种KTV的,大多是90后、95后甚至00后。

不同品牌的共享KTV虽然在外观和功能上略有不同,但都包含了选歌、唱歌、录歌等基本功能。

据业内人士测算,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万家共享KTV投放市场,共享KTV如当年的共享单车一样铺天盖地。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线下迷你KTV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8亿元。预计增长70.1亿元,增长120.4%。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整体线下迷你KTV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设备的差异化功能和舒适的用户体验成为企业争夺市场的重点。

业内人士指出,共享KTV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从需求端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休闲娱乐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共享KTV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一样,铺设方便,可快速全面复制,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线下的每一个角落。

监管共享KTV

不难发现,中国大型共享KTV从无到有到多品牌遍地开花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从发展速度和资本流入规模来看,共享KTV似乎已经占据了上风。 有分析认为,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KTV迅速获得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其运维成本低,投资者可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使其得到快速普及。

日前,文化部印发《关于引导“迷你唱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 通知要求,“微歌亭”平台运营方收集2017年8月31日前公司已在全国投入运营的“微歌亭”相关信息,报文化部备案。

有人认为,这是共享KTV全面监管的开始。 这种模式虽然几年前就出现了,但一直发展缓慢。 直到共享经济风起云涌,它才有机会大放异彩。 这背后的推动力自然是资本的力量。

业内对共享KTV看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它将成为第二个“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众多品牌遍地开花,但品牌难以突围,难以维系用户忠诚度。 另一种观点认为,共享KTV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不少厂商和投资者也相当看好这一领域。

乐观的逻辑类似于之前描述的:与传统KTV相比,数百平方米的重资产KTV现在被分解成胶囊状的单体。 共享KTV承载着时间消费碎片化、轻娱乐化的理念。 都市新生代年轻人逛街后可以找附近的共享KTV,想唱就唱; 他们还可以唱两首歌来打发看电影和等待电影开场的时间。 直接抓个伴喊,不用微信群里约,让大家有时间去大众点评找团购唱歌券。

记者日前与资深投资人讨论共享KTV时,对方表示,这种模式的场景选择很明确,盈利模式也很明确,确实有需求。 “从盈利模式来看,共享KTV还是有一定的可持续性的。一是成本是可以预见的;二是收入来源多元化,消费者付费、广告收入都是共享KTV的收入手段。”

三招脱颖而出

不过,上述投资人也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单价相对昂贵、服务体验差是制约共享KTV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记者了解到,目前主流的共享KTV有两种收费模式,按时间收费和按歌曲收费。 按一小时计算,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共享KTV收费在80元左右,远高于传统KTV套餐3、4小时的80元。

有分析指出,无法及时获知用户排队时间,辅助功能不够智能; 价格优势不明显,一般反映价格太贵; 音乐库还不完善,以后要加强与音乐客户的合作。 这些都是现在共享KTV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共享KTV的投资者中几乎没有主流投资机构。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投行人士何广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KTV的发展在前景看好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线下租赁成本高,随着竞争对手数量的快速增加,租赁成本也大幅上涨。二是线下设备维护保养难度大,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在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在住户素质上,共享KTV也存在大规模人为损坏的可能。三是后续服务体验充满考验。90后00后是非常挑剔的用户。满足后第一次的新鲜感,二次消费的基础在于服务和体验。共享KTV的野蛮生长,在占据市场空间的同时,势必难以兼顾后续的用户体验;第四,线下市场本身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从过去到现在,很多当年辉煌的O2O创业公司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令人唏嘘。

也有投资人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共享KTV必然迎来一轮残酷的行业洗牌,大鱼吃小鱼在所难免。 即便是赢家,也要面对更多来自线下娱乐的竞争,抓娃娃机、互动桌游、VR游戏等都是大众碎片化时间的争夺者。 共享KTV未来的发展更有可能成为连接商业广告、泛娱乐市场、音乐选秀节目的重要平台。

那么,对于已经入局的共享KTV玩家来说,又该如何冲破眼前的迷雾呢? 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参考:

1.深度回归卡拉OK本质,提升用户录音效果

共享KTV应该充分回归用户K歌的本质。 大多数用户都希望自己录制的歌曲能够尽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但从目前共享KTV的卡拉OK设备和效果来看,录音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各大厂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竞争壁垒,比如提供专业的录音设备,或者对用户语音进行相应的优化。

2、提供个性化、深度化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目前使用共享KTV的用户大多属于年轻群体,年轻用户对消费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明显。 厂商应充分利用年轻人支付的重点痛点,提供更多元化的定制化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比如可以通过海量模板定制MV、接入直播系统丰富用户玩法等,通过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丰富其盈利模式。

3、线上线下结合,打造O2O音乐社交新方式

近日,唱吧携手麦哒、全民K歌、有唱M-bar达成战略合作,加快各自泛娱乐布局,以全新的自助娱乐模式推动在线KTV多元化发展,并在导流线下用户的同时,强调线上线下用户的多维度互动,丰富用户的K歌体验,开创音乐社区O2O新方式。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线下渠道成为娱乐行业重要的流量入口。 例如,可以通过线下门户推出增值服务,与商家结成商业联盟等。

【原标题:单车大战硝烟未熄,共享KTV陷入品牌混战。 这三个思路用来突围】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者:28预订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28368.cn/dianshang/1359.html